栏目: 作者:章 云(资格证书号:A0170615080001) 时间:2025-11-12 查看:次
风险提示:本文所有观点不构成任何投资买卖建议,据此入市风险自负。股市有风险,投资需谨慎!
(北京指南针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提供)
【市场信息】
【央行三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提出 综合运用多种工具 保持社融相对宽松】中国人民银行11月11日发布的2025年第三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提出,实施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。综合运用多种工具,保持社会融资条件相对宽松,同时继续完善货币政策框架,强化货币政策的执行和传导。深入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,畅通货币政策传导渠道。对于未来政策把握,专家表示,央行强调了短期与长期等四方面关系的平衡,同时,考虑到外部不稳定不确定性因素较多、内需不足,下一步实施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,要抓好政策落实,充分释放政策效应。在财政、货币、产业等宏观政策协同配合发力下,全年5%左右的经济发展目标有望顺利完成。来源:财联社
【两部门:到2035年 适配高比例新能源的新型电力系统基本建成】国家发展改革委、国家能源局发布促进新能源消纳和调控的指导意见。到2030年,协同高效的多层次新能源消纳调控体系基本建立,持续保障新能源顺利接网、多元利用、高效运行,新增用电量需求主要由新增新能源发电满足。满足全国每年新增2亿千瓦以上新能源合理消纳需求,助力实现碳达峰目标。到2035年,适配高比例新能源的新型电力系统基本建成,新能源消纳调控体系进一步完善。来源:财联社
【中信建投黄文涛:2026年是“战略反攻之年” 看好人民币资产】在中信建投证券2026年资本市场峰会上,首席经济学家黄文涛发表演讲称,从总的态势看2026年是夯实基础、全面发力的起步之年,从外部环境看是战略反攻之年,从经济结构看是创新育新之年,从增长动力看是提振内需、建设强大的国内市场之年,从政策空间看是财政和货币政策更加积极、双宽松之年,从风险挑战看是风险收敛之年,看好与“十五五”时期夯实基础、全面发力、拥抱新一轮科技和产业革命主线携手前行的人民币资产。来源:财联社
【中信建投有色金属行业2026年展望:有色牛市再进阶 AI和机器人新材料乘风而起】中信建投指出,2024年初我们明确提出供给受限的资源品牛市,2024和2025年得到印证,有色迎来波澜壮阔的行情,站在当下,2026年我们依然看好有色再进阶,维持牛市格局,2006年“眉飞色舞”需求终端指向“地产基建”,这一轮牛市需求终端指向“新质生产力”,我们更愿意称之为“新质生产力牛市”,得益于我国的快速崛起以及巨大的产业优势,2026年新质生产力元素仍将维持牛市格局,供给的窘迫和需求的强势仍然是这一轮牛市的特点,AI和机器人新材料也将乘风而起迎来强成长周期。来源:财联社
【市场分析】点击下方“余下全文”查看行情分析
昨日沪深主要股指呈现高开震荡、整体小幅下跌的走势,成交量总体较前几日持平状态。活跃市值冲高回落、震荡下跌,资金整体有一定的离场动作。
从上证指数走势来看:股指继续在近期高点和4000点整数关口震荡,成交量明显萎缩,多空资金小幅净流出38.61亿元,可以看出短线资金有一定的观望和谨慎态度。对于资金的观望态度,近期早评已经多次提醒,第一点:政策维度来看,由于三季度GDP增速5.2%,全年完成5%的既定目标是大概率事件,在12月中央政治局会议之前,新的稳经济政策定调和超预期政策出台的急迫性降低,市场整体做多积极性难以大幅提升。第二点,从技术维度来看,4000点位置总体上是心理压力,但6124点和5178点连线的下降趋势线是中期重要压力,由于当前点位距离该下降趋势线较近,在没有新的政策指引下,近期资金有畏高的情绪。第三点,从板块结构来看,科技成长板块处于震荡调整阶段,虽然周期类、消费类板块有所轮动和活跃,但板块的此消彼长和对冲走势不能形成合力。所以,在4000点一带出现震荡走势也是情理之中。目前股指仍运行在5日成本均线之上,技术走势仍是强势,在中美经贸谈判结果向好,国内中期政策有稳定性和延续性的背景下,股指突破8月底的箱体震荡走势,围绕4000点大关进入新的强势震荡格局中。基于8月底以来市场一直沿着13日成本均线上行,该位置也是股指“进三退二”螺旋式上涨的重要支撑均线,目前波段趋势仍是向上状态。当前成交量持续萎缩,增量资金进场积极性不高,资金整体活跃度会有所降低,制约股指的上行力度,股指将以横向整理为主。从优化布林线指标来看,股指目前围绕中上轨(4020点)震荡,处于相对强势状态,下方中轨位置(3955点)有一定支撑,指标上轨位置(4060点)是阶段压力区,在指数对8月底震荡区间突破回抽确认之后,股指震荡区间有望从之前的3900—4000点区间上移至3950—4050点区间。从0Z指数走势来看:股指在中、短期成本均线上方窄幅震荡,多空资金净流出26.59亿元,短线资金进场积极性不高。不过,行情震荡阶段全市场上涨个股家数稍多于下跌个股家数,并没有出现普跌走势,仍有局部的结构性机会。活跃市值中、短期成本均线处于空头排列状态,资金整体活跃度不高,尤其是科技制造、有色周期等热点的短线震荡,资金风险偏好有所降低,尚不支持板块和个股的普涨,机会主要在中期涨幅小或调整充分的板块轮动上。从短期结构牛指标组来看:马股比例从71%左右逐步下降至61%左右,牛股比例明显抬升至25%左右,熊股比例低位徘徊回升不明显,说明部分调整充分或横盘个股二次启动机会仍然在增加。操作上应采取稳健策略应对,总仓位控制在7成左右,底仓持股为主,浮动仓位可适当捕捉结构性机会,紧盯大盘关键技术压力的资金流向做好低吸或高抛的操作。
从昨日多空资金流向来看:70个板块中46个板块资金净流入,24个板块资金净流出,整体板块主力资金继续维持一定的进场积极性。其中电气电源设备、化学制品、公共事业、汽车零部件、金属非金属新材料、银行、化工新材料、食品加工等板块资金流入居前;计算机应用、通信设备、证券保险、元件、输变电设备、电子半导体、汽车制造及服务、计算机设备等板块资金流出居前。资金流出居前的板块主要集中在人工智能、硬件算力、券商,芯片半导体,以及前期活跃的电力电网等科技制造板块上;资金流入居前的板块主要集中在光伏新能源、大消费、低估值高股息的银行等方向上。总体看,科技制造等主线方向有所震荡和退潮,主要是政策真空期流动性增量降低,获利盘有离场的操作,并且开始转向中期整体涨幅小的消费类板块上。同时政策消息驱动的新能源板块,以及确定性高的红利方向资金操作相对积极,也能看出资金高低切换和防御性配置需求的增加。盘面上,一些高位人气题材品种短线抱团操作相对积极,对于市场题材概念氛围的维持有一定的积极作用。整体上,市场近期呈现科技成长、周期板块,以及大消费的大轮动走势,伴随着政策消息驱动的概念股相对活跃。在消费类板块持续活跃之后,仍需关注科技成长和“反内卷”相关的周期类板块中调整充分品种的再度活跃机会。目前仓位配置上应做好分仓配置和相关板块的高低切换轮动操作。短线热点上,继续关注“十五五”规划政策支持力度较大的方向机会较为明确,航空航天、氢能、储能、核电核聚变、量子通信等方向政策消息带来的题材机会。机会把握上,技术层面一方面关注相关方向中强势股调整至重要技术位置、资金回流的品种机会;另一方面对于技术形态形成突破的品种可适当关注。中期机会应聚焦三季报和机构持仓动向,重点关注三季度业绩高增长、低估值的高股息和成长白马股,尤其是主力控盘度连续增加、有牛机构、牛私募进场、尚未大幅脱离成本的个股。如图1:

本文反映当前观点,该观点可能随着时间推移而改变。相关资讯来源于公开信息,本文仅供参考,不构成投资建议,祝投资顺利! 如果您看懂了,一定要点“完全看懂了”按钮。最后不要忘了点“顶”哦!
